江蘇正為物聯網發展打上"無錫印記"
圖為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展出的智能路燈拆解圖
圖為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展出的智能太陽能工廠
8000萬人在線觀看,5310家企業及近萬名嘉賓參會,4天內超16萬人觀展。
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的火爆,讓9月的江蘇無錫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同時也讓人們強烈感受到“萬物皆可互連”的物聯網時代正漸行漸近。
事實也正如此。在農場放上傳感器,并用衛星捕捉濕度、溫度及土壤酸堿性等信息,農民可以更科學輕松地收獲谷物。利用救護車上的物聯檢測設備,患者在車上就能完成原本到醫院才能做的檢查,醫生遠程接受檢查數據,從而爭取寶貴的救命時間。數以千萬計的“電子五官”正以更敏銳、具體、細膩的感知能力,將大千世界的信息數據通過分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現實應用。
在江蘇,一個以無錫為核心、蘇州和南京為支撐,一體兩翼多元、輻射全省的物聯網產業布局已經形成。據統計,2016年,江蘇全省物聯網產業實現業務收入4610億元,近六年來的年均增長率達28%。
“遇見”物聯網 傳統產業被激活
在無錫、南京的一些醫院,住院的患者會得到一只手環,它可不是普通的手環,而是我們身體的“大管家”。手環內部植入的芯片里,“藏”著有關患者健康的各種數據,而手環的終端則在主治醫生的電腦中,他可以根據患者身體狀況的變化給出精準的治療方案。
在醫院診療系統中植入物聯網信息化服務,究竟帶來了哪些改變?“它能夠優化診療流程,讓護士每天來回步行的距離從10公里降到7公里?!睙o錫識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慶楚介紹,不僅如此,這還能幫助減低醫療事故。利用物聯網打造智慧醫療技術,他說,團隊還在不斷學習中,是無錫給了一個好平臺。
對慢性病患者來說,常常需要做多種檢查才能確診。而在無錫阿斯利康的標準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一架“一體機”可以一次性完成眼底采樣、動脈粥樣硬化、內臟脂肪的檢測,患者只要脫一次鞋,躺上去后,具有數據傳輸裝置的智能設備在25分鐘以內,即可診斷出代謝性疾病患者最重要的三項數據。而在傳統門診中,這三個儀器會被安放在不同地方,患者要花費一兩個小時才能完成全部檢測。
“我們計劃今年年底在全國100家醫院建設標準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遠期目標是在三甲、二甲醫院形成一萬家中心的規模。這樣的體系將把全國三千萬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起來?!卑⑺估禈藴驶x疾病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
而在智能制造車間內,機器人在解放勞動力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問題,如何預防機器生???傳統的辦法是依靠運維人員三班倒時刻盯著數據。而運維人員也常自嘲:鋤禾日當午,不如運維苦,對著破電腦,一調一下午。
當工業運維遇到物聯網技術,系統則會越來越具備“未卜先知”的智慧?!斑\用物聯網的技術,把工業生產、能源生產,包括城市運行數據獲取,運用軟件預測的方法,分析這些機械有沒有潛在的故障,不斷地運行過后就會積累起來一個大數據,這個數據包括典型的故障案例,積累越多,這個系統智能就會越來越高,這樣的方式就改變了過去在工業運維里基于流程設備管理的方式?!睙o錫市觀為監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笑瀟介紹。
不僅是智慧醫療和工業制造,在江蘇,物聯網正與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相遇”,并摩擦產生奇妙的化合作用。
居民電動自行車物聯網防盜項目在無錫試點后,電動車被盜發案率顯著下降,破案率達100%,該項目得到工信部和公安部支持推廣,成為國家標準,已在全國16個省市、近百萬臺電動自行車應用。南京三寶科技的城市智能交通項目累計發放車輛識別卡超過100萬,覆蓋南京所有在冊機動車的95%以上,整合交通規劃和管理、治安管理、車輛誘導、環保監測、車輛維護、不停車收費、公眾信息服務等應用需求,在省內外多個城市推廣。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橋梁結構運營安全監測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技術國內領先,在江陰大橋、潤揚大橋、蘇通大橋、長江二橋等特大型橋梁得到應用。
據江蘇省經信委有關人士介紹,“十二五”以來,江蘇以物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各類智慧應用和智慧產業蓬勃發展,物聯網應用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智能工業、視頻監控、重要設施健康監測、路網監測、精準農業、產品質量追溯、健康監護等應用日趨成熟。
迎接未來產業爆發 江蘇正在壘土筑基
說起互聯網會想起BAT,說到物聯網你會想起誰?
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IBM、微軟、愛立信、惠普、華為技術、諾基亞貝爾等世界500強公司以及阿里巴巴、騰訊、浪潮等知名企業的身影隨處可見。
“縱觀人類社會信息化的歷程,每一次連接方式的改變,都會催生出一批巨無霸型的企業?!苯K省委書記李強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表示,物聯網發展正處于爆發前夜,不管從它哪個領域突破,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它一定會在某個地方率先“引爆”,一定會成為這個地方的特有標識。正如一談到互聯網發展,大家就會想到BAT,就會想到北京、杭州、深圳。
李強說,產業大突破從來就不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物聯網產業在哪個地方實現突破,必定與這個地方的敏銳感知、前瞻布局有關,必定經歷了不懈的探索、多年的積累,必定有適宜的生態系統。江蘇省特別是無錫市正努力成為這樣的地方。
“絕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你相信而看見?!痹诖舜挝锊?,馬云感慨,2009年開始,江蘇就進行了物聯網的探索,那時候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物聯網。也是在2009年,阿里巴巴啟動了阿里云計算,那時候我們誰也說不出未來云計算到底是什么樣子,但是我們相信這是一個未來和趨勢。我們雙方都堅持了八年時間,才有了今天。
可喜的是,江蘇這份十年磨一劍的“努力”正在開花結果。八個月前,江蘇省首個統一開放的物聯網公有云平臺OneNET在無錫市正式上線發布,這個平臺可以為各種物聯網應用提供開放便捷的云端接入、存儲和數據呈現,實現物聯網應用的快速開發和產品孵化。
四個月前,無錫市在全國率先實現NB-IoT(窄帶物聯網)的全域覆蓋,為無處不在的連接,在廣域范圍接入海量終端提供了可能,將全面助力物聯網技術研發、產品應用、業務拓展。
而到8月底,無錫市的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首次超過手機用戶數量,并且還在不斷增長,這當中正在悄然孕育著一個巨大的物聯網市場。
早在去年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無錫公布了建設鴻山物聯網小鎮的規劃。鴻山所在的新吳區意識到,在物聯網建設大潮中,政府作為社會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應主動成為信息化建設的先行者,打破數據分割,為物聯網小鎮建設奠定“大數據基礎”。而江蘇智慧新吳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政務動態管理平臺就是其中一個嘗試。
據江蘇智慧新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政務動態管理平臺的上線,讓部分過去需要兩三年才能推動的項目,幾個月之內就能完成。
其實,不少互聯網企業也在部署物聯網并進行嘗試。例如,在此次物博會上,騰訊與無錫市共建國內首個TUSI物聯網安全聯合實驗室,為企業提供物聯網安全檢測、產品安全評估、安全服務能力輸出等服務;阿里聯合無錫市打造物聯網雪浪小鎮,和云棲小鎮結為“姊妹小鎮”,共同發起對傳統制造業的“喚醒計劃”。
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創新資源正加快向江蘇聚集。據江蘇省經信委提供的數據,省內物聯網及相關領域國家級研發機構達到30多家,50余所國內外知名高??蒲袡C構在江蘇設立了高水平的研發中心,在核心芯片、通信協議、協同處理、智能控制等領域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笆濉币詠?,由江蘇省相關單位主導或參與起草制定的物聯網國際標準20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70余項。
中國物聯網發展 技術瓶頸亟待突破
經過幾年努力,江蘇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物聯網技術創新的先導區、產業發展集聚區和應用示范先行區。今年上半年全省物聯網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預計實現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左右,約2800億元。
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介紹,無錫市物聯網核心產業營業收入2016年已達2100億元,從業人員突破15萬人,增幅連續三年超過30%,形成了涵蓋感知、網絡通訊、處理應用、關鍵共性、基礎支撐的產業鏈。
然而,雖然取得不少發展,但物聯網發展在江蘇乃至中國都面臨一些共性問題?!拔锫摼W發展到現在,最大的瓶頸依然在兩端,即信息的收集和處理。由此,傳感器和數據處理成為關鍵點,而現有的國產傳感器并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敝袊茖W院院士褚君浩指出,傳感器是物聯網的“電子五官”,是物聯網的基石。但目前,國產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依然欠缺。
“比如,我們用的蘋果手機里有多少傳感器?拍照用的影像傳感器,開鎖的指紋傳感器……但是,這些傳感器都是‘國外制造’,在國產手機里,大量的傳感器同樣依賴進口,藏在手機中的國產傳感器鳳毛麟角?!?/p>
褚君浩呼吁,未來,國產傳感器在質量、敏感度上都需要精進打磨,更注重核心技術,并逐漸建立起傳感器應用的標準。更多國產傳感器要走出海外,在世界農業、工業的技術智能設備里安裝“中國心臟”。那時候,我們的中國才真正走在技術前沿,成為創新性的科技強國。
而從企業規???,江蘇物聯網企業偏小也是一大問題。據江蘇省有關部門介紹,江蘇物聯網企業多為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下中小企業,缺少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此外,省內企業涉足的產業領域多為器件、組件、軟件等中間產品,缺少擁有強大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終端、整機設備生產企業及系統總包集成企業,相比而言,谷歌、IBM、思科、英特爾、高通等國外巨頭均通過其核心能力和戰略聯盟推動產業垂直化整合和水平化擴張,引領物聯網生態系統發展。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過去幾年,物聯網應用大都是小企業在做。從去年開始,窄帶物聯網標準出來后,一批大企業開始介入物聯網發展,如華為、中興、三大電信運營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蘇寧等,都在跟進和布局,這有望推動物聯網的大發展,變政府主導為市場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