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并非近兩年才誕生的概念,而是由來已久,只不過一直發展得不溫不火。2014年谷歌收購Nest讓智能家居重新被人們所關注,不少廠商迅速跟進,并喊出了“智能家居元年”的口號,聲稱要推動智能家居迅速普及。
在此之前,絕大多數智能家居廠商做的都是全套智能家居系統,體驗完善但價格也十分高昂,是富裕階層才能享受的“稀罕物”?,F在,廠商們要推動智能家居普及,首先就得把價格降下來,讓普通百姓也能消費得起。怎么辦?當然是將全套智能家居系統降格為智能家居單品,先用一款智能插座或者智能燈泡打動消費者,然后全面打開智能家居市場。在廠商們描繪的美麗藍圖下,資本不斷涌入,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開始跨界進入智能家居領域,行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這樣的智能家居普及之路真的是一條陽關大道嗎?筆者表示擔憂。下面講述筆者對智能家居產品的一段親身體驗。筆者曾經使用過一款智能燈泡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不少問題。筆者使用的這款智能燈泡可以連接WiFi通過手機APP對顏色和亮度進行調節。大概是燈泡安裝的位置離路由器較遠,WiFi信號不穩定,這款智能燈泡時常掉線,雖然掉線后會自動重新連接,但連接過程中燈泡會不停閃爍,十分影響用戶體驗。此外,這款燈泡可以通過APP也可以通過墻面的電源開關進行開關操作,算是考慮得比較周到,但實際使用中仍然存在問題:當通過墻面開關關閉燈泡后,實際就切斷了燈泡的電源,WiFi也隨之終端,再次接通電源時,燈泡需要重新連接WiFi,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十幾秒的閃爍。筆者的家人為此沒有少抱怨,“還不如普通的燈泡好用”。至于APP穩定性不夠,操作時出現卡頓延遲之類的問題筆者這里就懶得再提了。
智能燈泡單品(配圖與文中所述產品無關)
要解決燈泡關閉電源后重啟時連接WiFi出現閃爍的問題,就需要將墻面的電源開關換成面板開關,但這已然超出了我們購買智能單品的本意。這里暗示出一個問題:智能家居屬于科技產品,而且還是系統級的產品組合,相比單品的智能手機而言,更需要宣傳和體驗,并且購買后不能直接使用,還需要給用戶安裝調試后,對用戶進行一定的產品使用指導后,用戶才會使用智能家居產品。智能家居的這些產品特性、系統特性、行業特性決定了智能家居銷售需要以系統為單位而非單品,銷售渠道必須長期依賴于線下體驗店,而不是線上的電商銷售。